2025年的盛夏,加密貨幣市場的熱浪似乎正以前所未有的勢頭,悄然滲透進中國的各個角落。盡管官方對加密貨幣的禁令依然高懸,但一股由下而上、由外而內的“加密熱”正洶湧而來。這股熱潮的奇特之處在於,它同時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層面顯現:在民間,傳統的A股“大爺大媽”們正用他們獨特的“黑話”饒有興致地談論着比特幣和以太坊;而在廟堂之高,如京東這樣的電商巨頭和華建醫療這樣的上市公司,則已悄然布局,招兵買馬,試圖在這場數字資產的盛宴中佔據一席之地。
這一切信號交織在一起,不禁讓人發問:中國人正在大規模湧入幣圈嗎?一股來自中國的、融合了草根熱情與機構野心的龐大力量,是否正在爲全球加密市場的下一輪牛市,注入新的、不可預測的變量?
民間的狂熱
衡量一個投資品是否真正“出圈”,最生動的指標,或許就是看菜市場的大爺大媽們是否開始討論它。近期,隨着比特幣一度突破12.2萬美元,以太坊站上4300美元,這股風也吹進了中國傳統的A股股民羣體。
根據觀察,這些在股市中身經百戰的“大爺大媽”們,不僅開始關心幣圈投資,更以一種極其“簡單粗暴”卻又異常精準的語言,爲主流加密貨幣們重新下了定義,構建了一套屬於他們自己的投資敘事: 比特幣(BTC):數字黃金。這個共識最爲普遍,直指其價值儲存和抗通膨的屬性。以太坊(ETH):加密領域的輝達(NVIDIA)。這個比喻堪稱一絕,它跳脫了“數字石油”的舊框架,將以太坊作爲Web3世界不可或缺的底層基礎設施,與AI時代的輝達相提並論,顯示出他們對以太坊生態系統價值的深刻理解。BNB:加密領域的中信證券。將BNB類比爲中國最大的券商,準確地抓住了其作爲全球最大交易所平台幣的核心價值和生態系統的中心地位。SOL:加密領域的賭場龍頭。這個戲謔卻又貼切的定義,直指Solana鏈上Meme幣盛行、交易速度快、高風險高回報的“賭場”特性。狗狗幣(DOGE):馬斯克坐莊的龍頭幣。一語道破其與世界首富馬斯克的強綁定關係。USDT/USDC:他們也能清晰地區分世界第一穩定幣和美國合規穩定幣的區別。
這份“大爺大媽版”加密貨幣名單,雖然充滿了市井氣息,但其背後傳遞的信號卻不容小覷。它表明,即便在嚴格的信息管控下,加密貨幣的價值和敘事,依然通過各種渠道,頑強地滲透到了中國最草根的散戶投資者羣體中。這種由下而上的FOMO(錯失恐懼)情緒,往往是市場進入新階段的強烈信號。當然,也有謹慎的觀察者認爲,當“大爺大媽”都開始跑步進場時,或許也預示着行情過熱,可能是一個反向指標。一切,各有說法。
機構的暗湧
如果說民間的熱情是市場的溫度計,那麼機構的行動,則是預示未來方向的風向標。與散戶的喧囂不同,中國的機構巨頭們,正以一種更爲沉穩和戰略性的方式,切入加密賽道。
近日,中國電商巨頭京東的一則招聘啓事,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震動。該公司正在公開招聘一名“DeFi專家”。根據職位描述,這位專家需要深入理解各類DeFi協議、智能合約和代幣經濟學,其核心任務是探索如何將DeFi技術與京東龐大的電商和金融科技業務進行戰略性整合。
這個信號表明,像京東這樣的頂級科技公司,其眼光已遠遠超越了簡單地將加密貨幣作爲儲備資產進行投資。它們正在嚴肅地思考,如何利用DeFi這一去中心化的金融基礎設施,來改造其現有的支付、供應鏈金融、客戶忠誠度計劃等核心業務。這是一次從“投資”到“應用”的戰略升維,預示着DeFi可能成爲未來數字經濟的關鍵組成部分。
與此同時,在與內地金融體系緊密相連的香港,另一場機構實驗也在上演。在香港上市的華建醫療公司,高調宣布啓動其“以太坊儲備戰略”。
該公司的目標非常明確:效仿西方世界的MicroStrategy豪賭比特幣,將公司資產負債表中的一部分資金,持續地、戰略性地轉換爲以太坊,並立志成爲香港上市公司中最大的以太坊持有者之一。
華建醫療的這一舉動,爲亞洲的上市公司開創了一個先例。它不僅爲傳統股票市場的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合規的、間接投資以太坊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它向市場傳遞了一個強烈的信號:機構資本不僅看好比特幣的“數字黃金”屬性,也同樣看好以太坊作爲“Web3基礎設施”的長期增長潛力。
中國力量的雙重奏
將民間“大爺大媽”的喊單熱情,與京東、華建醫療的深層布局並置觀察,一幅復雜而迷人的畫卷便展現在我們面前。它揭示了當下中國與加密世界之間,一種充滿矛盾卻又充滿活力的關係。
一方面,是國家層面的嚴格禁令,試圖爲金融體系建立一道堅固的防火牆。另一方面,則是無法阻擋的市場力量:在底層,是追求財富增值的民間渴望;在頂層,是尋求未來增長曲線的機構遠見。這兩股力量,正通過香港這個獨特的“超級聯繫人”和各種半地下的渠道,匯合成一股強大的暗流。
中國A股的大爺大媽們或許不知道什麼是EVM兼容,京東的戰略家們可能暫時也無法在內地部署智能合約。但是,他們不約而同的行動,共同指向了一個清晰的未來:中國的資本、人才和市場力量,絕不會在這一輪全球性的數字資產革命中缺席。
這場由散戶和機構共同演繹的“雙重奏”,或許正在預告,在接下來的市場週期中,來自中國的影響力,將會以一種更加多元、更加復雜、也更加深刻的方式,重塑全球加密貨幣的版圖。
22k 熱度
27k 熱度
113k 熱度
3k 熱度
19k 熱度
中國人湧入幣圈?A股大爺大媽喊單加密貨幣!京東招聘DeFi專家!
2025年的盛夏,加密貨幣市場的熱浪似乎正以前所未有的勢頭,悄然滲透進中國的各個角落。盡管官方對加密貨幣的禁令依然高懸,但一股由下而上、由外而內的“加密熱”正洶湧而來。這股熱潮的奇特之處在於,它同時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層面顯現:在民間,傳統的A股“大爺大媽”們正用他們獨特的“黑話”饒有興致地談論着比特幣和以太坊;而在廟堂之高,如京東這樣的電商巨頭和華建醫療這樣的上市公司,則已悄然布局,招兵買馬,試圖在這場數字資產的盛宴中佔據一席之地。
這一切信號交織在一起,不禁讓人發問:中國人正在大規模湧入幣圈嗎?一股來自中國的、融合了草根熱情與機構野心的龐大力量,是否正在爲全球加密市場的下一輪牛市,注入新的、不可預測的變量?
民間的狂熱
衡量一個投資品是否真正“出圈”,最生動的指標,或許就是看菜市場的大爺大媽們是否開始討論它。近期,隨着比特幣一度突破12.2萬美元,以太坊站上4300美元,這股風也吹進了中國傳統的A股股民羣體。
根據觀察,這些在股市中身經百戰的“大爺大媽”們,不僅開始關心幣圈投資,更以一種極其“簡單粗暴”卻又異常精準的語言,爲主流加密貨幣們重新下了定義,構建了一套屬於他們自己的投資敘事: 比特幣(BTC):數字黃金。這個共識最爲普遍,直指其價值儲存和抗通膨的屬性。以太坊(ETH):加密領域的輝達(NVIDIA)。這個比喻堪稱一絕,它跳脫了“數字石油”的舊框架,將以太坊作爲Web3世界不可或缺的底層基礎設施,與AI時代的輝達相提並論,顯示出他們對以太坊生態系統價值的深刻理解。BNB:加密領域的中信證券。將BNB類比爲中國最大的券商,準確地抓住了其作爲全球最大交易所平台幣的核心價值和生態系統的中心地位。SOL:加密領域的賭場龍頭。這個戲謔卻又貼切的定義,直指Solana鏈上Meme幣盛行、交易速度快、高風險高回報的“賭場”特性。狗狗幣(DOGE):馬斯克坐莊的龍頭幣。一語道破其與世界首富馬斯克的強綁定關係。USDT/USDC:他們也能清晰地區分世界第一穩定幣和美國合規穩定幣的區別。
這份“大爺大媽版”加密貨幣名單,雖然充滿了市井氣息,但其背後傳遞的信號卻不容小覷。它表明,即便在嚴格的信息管控下,加密貨幣的價值和敘事,依然通過各種渠道,頑強地滲透到了中國最草根的散戶投資者羣體中。這種由下而上的FOMO(錯失恐懼)情緒,往往是市場進入新階段的強烈信號。當然,也有謹慎的觀察者認爲,當“大爺大媽”都開始跑步進場時,或許也預示着行情過熱,可能是一個反向指標。一切,各有說法。
機構的暗湧
如果說民間的熱情是市場的溫度計,那麼機構的行動,則是預示未來方向的風向標。與散戶的喧囂不同,中國的機構巨頭們,正以一種更爲沉穩和戰略性的方式,切入加密賽道。
近日,中國電商巨頭京東的一則招聘啓事,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震動。該公司正在公開招聘一名“DeFi專家”。根據職位描述,這位專家需要深入理解各類DeFi協議、智能合約和代幣經濟學,其核心任務是探索如何將DeFi技術與京東龐大的電商和金融科技業務進行戰略性整合。
這個信號表明,像京東這樣的頂級科技公司,其眼光已遠遠超越了簡單地將加密貨幣作爲儲備資產進行投資。它們正在嚴肅地思考,如何利用DeFi這一去中心化的金融基礎設施,來改造其現有的支付、供應鏈金融、客戶忠誠度計劃等核心業務。這是一次從“投資”到“應用”的戰略升維,預示着DeFi可能成爲未來數字經濟的關鍵組成部分。
與此同時,在與內地金融體系緊密相連的香港,另一場機構實驗也在上演。在香港上市的華建醫療公司,高調宣布啓動其“以太坊儲備戰略”。
該公司的目標非常明確:效仿西方世界的MicroStrategy豪賭比特幣,將公司資產負債表中的一部分資金,持續地、戰略性地轉換爲以太坊,並立志成爲香港上市公司中最大的以太坊持有者之一。
華建醫療的這一舉動,爲亞洲的上市公司開創了一個先例。它不僅爲傳統股票市場的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合規的、間接投資以太坊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它向市場傳遞了一個強烈的信號:機構資本不僅看好比特幣的“數字黃金”屬性,也同樣看好以太坊作爲“Web3基礎設施”的長期增長潛力。
中國力量的雙重奏
將民間“大爺大媽”的喊單熱情,與京東、華建醫療的深層布局並置觀察,一幅復雜而迷人的畫卷便展現在我們面前。它揭示了當下中國與加密世界之間,一種充滿矛盾卻又充滿活力的關係。
一方面,是國家層面的嚴格禁令,試圖爲金融體系建立一道堅固的防火牆。另一方面,則是無法阻擋的市場力量:在底層,是追求財富增值的民間渴望;在頂層,是尋求未來增長曲線的機構遠見。這兩股力量,正通過香港這個獨特的“超級聯繫人”和各種半地下的渠道,匯合成一股強大的暗流。
中國A股的大爺大媽們或許不知道什麼是EVM兼容,京東的戰略家們可能暫時也無法在內地部署智能合約。但是,他們不約而同的行動,共同指向了一個清晰的未來:中國的資本、人才和市場力量,絕不會在這一輪全球性的數字資產革命中缺席。
這場由散戶和機構共同演繹的“雙重奏”,或許正在預告,在接下來的市場週期中,來自中國的影響力,將會以一種更加多元、更加復雜、也更加深刻的方式,重塑全球加密貨幣的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