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總結日”不僅是回顧年度成績的儀式,更是團隊對外發布生態路線圖的窗口。2025 年 12 月 28 日,團隊可能宣布 Pi Pay、Pi Market 等關鍵 DApp 的上線時間及商業合作夥伴,短期內可視爲“期望窗口”,但具體落地仍待驗證。
v0.5.3(7 月初):重構節點同步邏輯,將原 Pi Node 改爲 Pi Desktop,降低了硬件門檻,節點連通率提高 25% 。
v0.6.0(8 月預計發布):傳聞將支持鏈上智能合約調用,或爲生態應用搭建基礎。
KYC 進度:由於安全審計需求,KYC 審批週期由 7 天延長至 14 天,團隊意在避免一次性釋放過多代幣壓垮價格。
截至目前,已解鎖流通的 PI 佔總量 30%;年內還將有額外 15% 解鎖。若需求端——即實際支付與交易場景——未能同步擴容,過剩供應將導致價格持續承壓。當前缺乏足夠的商用激勵,用戶多將 PI 用於投機而非消費。
均線系統:目前 50 日均線在 0.58 美元上方,價格持續在均線下方運行,表明短期偏空。
成交量柱狀圖:自 5 月以來,成交量整體下滑,未出現放量突破的信號。
MACD 指標:MACD 線與信號線均在零軸下方,雖有少量金叉預兆,但未伴隨量能放大,需警惕假突破。
多頭觀點:看好團隊技術實力與龐大用戶基礎,一旦關鍵 DApp 上線並獲得市場認可,PI 價格有望迎來實質性漲。
空頭觀點:擔心合規風險與審計問題,一旦某國監管機構對 Pi Network 發出警告,或出現集中拋售風險。
目前 Pi Network 已在美國、新加坡等地註冊基礎設施公司,團隊正推動全球合規認證。若年底前拿到“數字貨幣發行牌照”或“支付牌照”,將極大增強市場信心,但審批時間與結果尚不明朗。
催化劑:主流交易所上市、戰略級合作夥伴進場、關鍵 DApp 實際商用案例。
利空因素:代幣解鎖節奏加快、全球宏觀加密監管趨嚴、比特幣回調幅度過大引發連鎖跌。
分批入場:在 0.40、0.45 和 0.50 美元三個關鍵價位分批建倉,攤平成本。
追蹤關鍵事件:如交易所公告、團隊 AMA、版本發布會等。
預設止盈止損:建議設置止損於 0.35 美元,止盈可分兩檔:第一檔 1 美元,第二檔 2.5 美元。
控制倉位:總資產不超過 5%,謹防高槓杆操作導致爆倉風險。
綜合來看,Pi Network 在 12 月 28 日前要從約 0.45 美元漲至 10 美元,需突破 20 多項瓶頸,包括大規模交易所上市、生態應用落地、用戶活躍度激增等。對於新手而言,更務實的目標應是關注 1–3 美元區間的機會,而非盲目追逐極端高位。合理規劃、分批布局並兼顧風險管理,才是踏實的投資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