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 Gate.io WCTC S7 正式開賽僅剩 7 天
世界加密貨幣交易大賽即將開啓,總獎池高達 $5,000,000
👉🏻 立即報名:https://gate.io/competition/wctc/s7?pid=APP&c=moments_gatePost&ch=druYjDaF
報名參賽,不僅有機會贏取高達百萬美元的個人獎勵,更有 Gate.io 專屬週邊大禮等你來拿
全球頂尖交易員正在集結,一場交易盛宴即將開啓
🔗 活動詳情: 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4440
加密市場的普遍性及結構性牛市
經常有讀者在留言區問:接下來還有沒有山寨幣的行情?
對這個問題,我回復過多次。我認爲普遍性的山寨幣牛市恐怕很難見到了,少數有價值的項目、價值幣還是有可能隨着牛市行情的興起再啓行情的。
這個看法僅僅只是我自己的直觀感受,並沒有很多經驗依循,也沒有太多歷史數據的支撐。
但最近,在讀了一位前輩的投資經歷以後,我才對上面這個直觀感受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
這位前輩是雪球上一位知名的投資者,暱稱是“散戶乙”。他在雪球上實時記錄了自己從2013年到2023年在A股的投資經歷,然後在2023年12月31日注銷帳戶,徹底“消失”在了網路空間。
他是A股的第一代投資者,在1991年就開始投資A股,經歷了A股的各種歷史變遷、記錄了A股的各個成長階段。
盡管他注銷了自己的帳戶,但所幸雪球上不少細心的網友詳細記錄下了他所有的言論並集合整理成冊,這才讓我有機會讀到那段歷史,並大開眼界。
在他的敘述中就形象地描述了A股的普遍性牛市和結構性牛市。
在A股剛剛成立的時候,上市的股票只有幾十上百個。
在那個時候,不管買到什麼股票,不管是多高的價格買的,不管在後來的熊市中跌得多慘,只要下一波牛市一來,統統都能解套。
那個時候A股是個膽子大衝進去都能“暴富”的市場。因爲能被炒作的股票數量太少,當一波牛市來臨,龍頭股被炒得太高後,新進來的玩家就只能買也只敢買那些便宜的股票了。所以曾經在一段時間裏,A股是個只要能拿得住股票,哪怕是買到垃圾股,最終都能翻身甚至掙錢的市場。
那時候的A股每次碰到的牛市就是我們所謂的普遍性牛市。
這個現象是不是和我們早年在加密生態看到的一模一樣?
只不過當年衝入A股的散戶們變成了今天衝入加密生態的散戶---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但是在2000年後,尤其是2010年後,當A股的體量越來越大,總市值達到十萬億甚至幾十萬億以後,單憑一般的社會資金哪怕是機構資金也越來越難以形成那種普遍性牛市。甚至在2015年股災前,即便全社會都用上了融資配資的手段時,也難以形成垃圾股普漲的局面了。
在這種情況下,A股幾乎再也沒有出現過普遍性牛市,而只有結構性牛市---只是個別板塊漲,而很多冷門板塊一直躺平。
這種現象不僅在A股,在港股、美股幾乎都一樣。尤其在美股,在這些年的長牛中真正取得巨大漲幅的只有少數龍頭績優的科技股,而相當多股票都處於橫盤的狀況。
這是不是特別像我們今天在加密生態看到的狀況?
在這一輪行情中,如果我們刨去各種瘋漲的迷因幣,看看曾經的那些老幣種,是不是除了極少數還在持續建設並且有價值支撐的項目代幣有過一定的漲幅,絕大部分基本都處於躺平的狀況?
順着這個思路再延伸一下:在這一輪行情中新出現的代幣中,又有多少在這一輪泡沫破滅後未來還有希望再次雄起呢?
我相信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所以我們應該拋棄還有普遍山寨季的幻想,認真審視我們手裏現在持有的代幣,把自己認爲沒有把握、沒有前途的代幣拋掉或者換掉,盡量精簡、盡量簡化。
未來,當我們再準備出手尤其是準備重倉出手投資時要慎重又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