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mis推出雙代幣經濟模型 引領去中心化衍生品新方向

Themis Protocol 推出全新經濟模型,爲去中心化衍生品領域注入新活力

近期,一家知名的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 Themis 宣布正式登入某 L2 網路,並推出全新的代幣及經濟模型,爲去中心化衍生品賽道增添了新的活力。

Themis Protocol 於5月13日在其官網進行了 IDO,並於5月29日宣布 THS 代幣 IDO 已結束。在短短15天內,IDO 便達到了硬頂,共籌集 625 枚 ETH,認購金額超240萬美元。如此火爆的市場反應,引發了人們對 Themis Protocol 的好奇。本文將詳細介紹 Themis Protocol 的雙代幣經濟模型,包括治理代幣 $THS 和貢獻值代幣 $SC。

Themis 概覽

Themis Protocol 是一個搭建在某 L2 網路上的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平台,旨在通過提供高效、安全和透明的永續交易環境,吸引更多用戶參與去中心化金融市場並爲之提供激勵和價值捕獲。Themis 的雙代幣經濟模型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在去中心化金融市場中,經濟模型對項目的成功至關重要。它不僅決定了項目的代幣分配和激勵機制,還影響着項目的長期發展和市場表現。一個優秀的經濟模型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用戶,從而推動項目的快速發展。

15天完成625ETH的IDO募資,即將部署Blast L2的Themis Protocol到底有什麼魅力?

治理代幣 THS

THS 是 Themis Protocol 的協議治理代幣,最大供應量爲10M枚。THS 的主要作用是作爲平台治理的投票權,同時也是協議衍生品交易所各類營收的主要價值存儲點。

$THS 是資產儲備型加密貨幣,所有 $THS 均由 Themis 國庫按1美元鑄造1枚 THS,每次鑄造$THS 協議將收取10%的鑄幣稅。

THS 的鑄造發行

THS 的發行歸屬與鑄造過程與 Themis 的發展歷程密切相關。在項目早期階段,通過 IDO 進行創世鑄造,數量爲333,333枚 THS。其中,33,333枚 THS(10%)作爲鑄幣稅,30萬枚 THS(90%)用於發放 IDO 和添加初始流動性。IDO 價格爲0.0025ETH,上線初始價格爲0.0031ETH,IDO已完成625ETH的募資。

除創世鑄造的 THS 外,後續增發的 THS 只能通過債券銷售鑄造。通過銷售LP債券,國庫持有THS-ETH交易池的100%流動性。

THS 的鑄幣稅用於協議的技術開發維護、社區節點用戶獎勵以及發展基金。隨着時間推移,早期 THS 的實際流通量將緩慢增加,但由於其實際供應量受國庫資產價值、THS價格以及衍生品交易所的頭寸盈利等多種因素影響,中後期將進入通縮階段,其實際流通量將遠低於10M枚。

國庫資產的無風險價值(Treasury-RFV)(按美元計)即 THS 的鑄造量上限。

THS 的流通

  1. THS 持有者可以通過質押 THS 按Rebase週期獲得質押收益:

THS 質押的收益以 sTHS 形式複利增加,可隨時解除質押,但其複利收益並不能立刻獲得,而將在180天按區塊等額釋放,可通過燃燒SC,加速其釋放速度至最快30天。

  1. 用戶也可通過添加 THS-ETH LP 流動性來購買 LP 債券,獲得國庫鑄造的THS,當用戶購買LP債券獲得THS並全額質押,用戶將得到額外5%的THS代幣獎勵。

以上是 THS 增加流通量的兩種方式,增加的流通量均來自國庫鑄造。

THS 的銷毀和權益

治理代幣 THS 與衍生品交易所 tbTrade之間有着密切的關係。金庫是 tbTrade 上所有交易的短期對手方,而 THS 是長期對手方,因此THS具備很強的價值捕獲能力,長週期看,THS將處於通縮狀態,THS 的價格表現也將優於同類產品。

多數情況下,交易者虧損,金庫頭寸盈利的35%存入國庫作爲鑄造 THS 的儲備金,金庫頭寸盈利的55%用於回購銷毀 THS。THS流通量下降,價格抬升。極端情況,當交易者盈利,ETH 的抵押率不足100%時,國庫合約啓用儲備金鑄造 THS,然後將其賣出以填補金庫 ETH 池的缺口。

代幣對於項目本身的價值捕獲能力決定了該項目代幣經濟設計的成功與否,而衍生品交易所 tbTrade 交易費的25%將反哺 THS 質押者,即 THS 質押者除了質押本身收益外也可獲得該部分交易手續費收益。

很多DeFi協議的治理代幣和協議本身的價值關聯度弱,治理代幣的價值捕獲能力差,因此價格表現就不理想,但是THS很好規避這個問題。

15天完成625ETH的IDO募資,即將部署Blast L2的Themis Protocol到底有什麼魅力?

貢獻值代幣 SC

SC 是 Themis Protocol 的協議貢獻值代幣,理論最大供應量10億枚,主要作用是用於獎勵爲協議用戶的增長做出貢獻的人,同時也可以作爲一種燃燒機制,加速 THS 質押收益的釋放。

SC 創世階段將發行1,000,000 枚,將用於特定階段的空投和獎勵,除創世發行的 SC 外,其他SC 均由協議鑄造,協議爲 SC 建立10,000枚 USDB 初始金庫。

SC的鑄造增發

SC 由質押THS的用戶鑄造,鑄造將消耗USDB,鑄造出的SC獎勵給爲協議用戶增長做出貢獻的人,鑄造SC的過程,會使SC的價格漲。

THS 質押者要獲得每8小時0.2%的複利高收益,需額外花費質押THS價值的20%(USDB)鑄造SC代幣,鑄幣資金進入 USDB 金庫,鑄造出的 SC,5%作爲協議發展基金,剩餘95%將獎勵給邀請人和節點用戶。

$SC 鑄幣資金使用率(Usage Ratio)是一個動態變量,初始爲66%,SC總量每增加500萬枚,使用率降低2%,最低使用率50%,即SC總量達到4000萬枚時。

新增 SC 鑄造量=(鑄幣資金∗資金使用率)/SC價格

SC價格=USDB金庫總價值/SC流通量

由於資金使用率的存在,USDB金庫增加速度永遠高於SC增發的速度,SC增發量越大,USDB金庫增加速度越快,因此鑄造增發SC,將使SC價格越來越高。

SC 的贖回和燃燒

擁有 SC 的用戶可通過燃燒 SC,從而加速質押THS收益的釋放速度,這個過程由於 SC 被銷毀,因此燃燒 SC 加速THS質押收益釋放,將使 SC 價格漲。

此外,用戶還可將 SC 按實時價格從 USDB 金庫贖回USDB,SC 贖回 USDB 將收取15%贖回稅,贖回稅繼續留存在 USDB 金庫。用戶贖回SC,SC總量減少速度高於 USDB 金庫減少速度,因此贖回的過程也將使 SC 的價格漲。

因此SC代幣的是一個單邊持續漲的模型,總結起來就是:鑄造SC,燃燒SC,SC贖回USDB均會造成SC價格不斷漲。SC模型的優化是 Themis 協議遷移到某 L2 網路之後的一個重要革新,該機制對於協議啓動,以及後續用戶增長將起到重要作用。

15天完成625ETH的IDO募資,即將部署Blast L2的Themis Protocol到底有什麼魅力?

雙幣經濟模型

治理代幣 THS 和 協議貢獻值代幣 SC 在Themis 的經濟模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將共同推動平台的發展和繁榮。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爲協議注入資金和流動性:THS 和 SC 的鑄造和流通可以爲 Themis 國庫、金庫帶來更多的資金和流動性,促進平台的發展和繁榮。

  2. 維持平台的穩定和平衡:貢獻值代幣 SC 的獎勵機制和加速 THS 質押收益釋放的銷毀機制促進協議正向循環,進而維持平台的穩定和平衡。

  3. 提高透明度和公正性:THS 和 SC 的鑄造流通完全通過智能合約鏈上執行,公平公正。

15天完成625ETH的IDO募資,即將部署Blast L2的Themis Protocol到底有什麼魅力?

小結

Themis 的雙代幣經濟模型是其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平台的重要組成部分。THS 和 SC 兩種代幣在平台經濟中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將共同推動平台的發展和繁榮。

THS 作爲治理代幣,爲平台的治理和發展提供支持,同時也作爲獎勵機制,激勵用戶參與平台的建設和發展。SC 作爲貢獻值代幣,用於獎勵爲協議用戶的增長做出貢獻的人,同時也可以作爲燃燒機制,加速 THS 質押收益的釋放。通過 THS 和 SC 的相互作用,實現了協議內的經濟平衡,同時也提高了平台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保護了用戶的利益和權益。

15天完成625ETH的IDO募資,即將部署Blast L2的Themis Protocol到底有什麼魅力?

15天完成625ETH的IDO募資,即將部署Blast L2的Themis Protocol到底有什麼魅力?

SC3.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LeverageAddictvip
· 13小時前
又来 ape 一把赌场币嘛
回復0
ZkSnarkervip
· 13小時前
从技术上讲,只是另一个L2 DeFi的旁观秀
查看原文回復0
社恐元宇宙vip
· 13小時前
又一个割韭菜的项目现身
回復0
NFT收藏癖vip
· 14小時前
又是币圈的套路玩法呗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