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OL 項目分享活動開啓!調研 Obol (OBOL) 項目,在Gate.io動態發布您的看法觀點,瓜分 $100 OBOL!
💰️ 選取10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輕鬆贏取 $10 OBOL 獎勵!
項目簡介:
Obol 致力於分布式、去中心化和民主化未來的數字基礎設施——從以太坊開始,並擴展到整個 Web3 平台。作爲 Layer 1 區塊鏈和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網路的基礎,Obol Collective 擁有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運營商生態系統。目前,全球超過 800 個去中心化運營商運行 Obol 分布式驗證器 (DV),保障主網超過 10 億的資產安全,Obol 正在賦能下一代去中心化系統。
參與方式:
1.調研$OBOL項目,發表你對項目的見解。具體可包含但不限於:
🔹 Obol 是什麼?
🔹 Obol 去中心化驗證器有何優點?
🔹 $OBOL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運作?
2.帶上$OBOL現貨交易連結:https://www.gate.io/trade/OBOL_USDT
3.推廣$OBOL Launchpool 質押挖礦活動,分享OBOL Launchpool 參與步驟及質押福利,質押$GT、$BTC、$OBOL 免費瓜分2,250,000 $OBOL空投獎勵,年華收益率高達168%:https://www.gate.io/launchpool/OBOL?pid=291
搭上順風車的AI+,能否引領牛市敘事新趨勢?
1.AI+Web3 賽道可大致分為三層:基礎設施層、中間層和應用層。其中基礎設施層專注於提供算力與存儲,是目前最受歡迎的領域。
2.除了在遊戲、社交、交易等方面的應用層案例外,AI 還能用於數據分析、資訊監控與追蹤、競標押注等領域。
3.那些與AI 概念緊密相連的項目,往往能迅速獲得市場的青睞,但應注意過濾掉名不副實的純蹭熱點的項目。
引言
近期AI+Web3 的一系列項目引發了市場熱捧,為了深入探討這一潛在的市場機會,Gate.io Research 將結合各個熱點項目,從AI+Web3 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進行深入剖析,以期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AI+Web3:新技術,新方向,新炒作
在過去的一年中,隨著ChatGPT 等生成式AI 大型模型的湧現,AI 已成為世界資本市場爭相追逐的熱門投資主題。同時,Web3 市場也迎來了新一輪的繁榮。
而AI 與Web3 的有機結合,無疑成為當前科技領域的兩大熱門話題的交會點。近期,我們觀察到一大批圍繞這一主題的新舊項目獲得市場關注,這凸顯了投資者對這一組合的濃厚興趣和高度期待。
根據萬象區塊鏈的定義,AI+Web3 的結合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Web3 如何促進AI 的發展,以及Web3 應用如何結合AI 技術。目前,大多數專案傾向於利用Web3 技術和概念來推動AI 的進步。要分析這種結合,我們可以從AI 從模型訓練到應用的整個流程入手。
AI 的生產流程大致包括:資料獲取,為模型訓練提供基礎;資料預處理和特徵/提示工程,涉及資料清洗、標註和結構化查詢;模型訓練和調優,透過迭代提升模型效能;模型審查和治理,確保模型品質和透明度;模型推理,對新資料進行預測;模型部署和監控,確保模型在實際應用中保持最佳狀態。
在這個流程中,Web3 有許多結合點。例如,Web3 的分散式網路和激勵機制能夠建構更開放、開源的AI 網路和社區,滿足AI 應用對低成本、開放基礎設施和資料網路的需求。同時,Web3 結合密碼學技術如ZK,可以改善AI 的信任問題,解決模型透明度、偏見和倫理應用等挑戰。
圖1 來源:萬象區塊鏈
如上圖所示,AI+Web3 賽道可大致分為三層:基礎設施層、中間層和應用層。
基礎設施層專注於提供算力與存儲,Web3 的加入能降低其成本,服務更多AI 應用。
中間層則利用Web3 技術優化AI 生產流程,如資料擷取、預處理及模型驗證等,湧現眾多創新專案。
應用層則展現AI 在Web3 中的廣泛應用,如內容產生、分析與預測等。根據筆者的觀察,上圖在應用層的描述仍顯保守了,下午會做詳細論述。雖尚未出現頭部項目,但潛力巨大,未來競爭將集中在產品和技術能力上。
我們將在下面章節對這三層專案做具體的案例解析。
AI+Web3 熱門項目層出不窮
人工智慧+DePIN
AI 的整個工作流程都離不開運算和儲存的基礎設施支持,這些設施不僅負責提供模型訓練、預測所需的強大運算能力,還負責在整個資料模型和生命週期中儲存、管理、解析資料。
目前,AI 應用的迅速增長導致了對基礎設施,特別是高效能運算能力的巨大需求。因此,開發更有效率、成本更低、資源更豐富的運算和儲存基礎設施成為了AI 發展初期的關鍵趨勢,這也是目前風頭最盛的領域。
圖2 來源:Render Network
在這一領域,已經有多個代表性專案嶄露頭角,如誕生於上輪牛市的主要提供渲染服務的Render Network,主打雲端運算的Akash,主打雲端儲存Filecoin 和Arweave 等,本輪牛市新推出的主打為AI 提供算力支援的IO.NET 和Aethir 等。
人工智慧+數據
中間層是AI 生產流程中的關鍵環節,它利用Web3 技術來優化和改進特定的工作流程。
首先,在資料取得階段,中間層引入了去中心化的資料身分管理,不僅能保護使用者的資料安全,也能確保資料的所有權明確。同時,透過激勵機制,也能鼓勵用戶分享高品質的數據來獲得變現,進而擴大數據來源。
由於產業發展階段的限制,這一領域在上輪牛熊市幾乎沒有誕生相對知名的計畫。本輪牛市出現了AI 身分專案Worldcoin(我們多次撰文談論此專案)、Gate.io 投資的Aspecta,以及資料交易平台Ocean Protocol,寬頻挖礦的資料網路Grass 等。
圖3 來源:Aspecta
其次,在資料預處理階段,中間層致力於建構分散式的AI 資料標註和處理平台,為後續的模型訓練提供有力支持。在這一方面,Public AI 等計畫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
最後,在模型驗證與推理階段,中間層充分利用Web3 技術與密碼學技術的結合,如ZK、同態加密等,來驗證模型的推理過程是否使用了正確的資料和參數。這不僅能確保模型的準確性,還能保護輸入資料的隱私。典型的應用場景是ZKML,如bittensor、Privasea、Modulus,以及Gate Labs 投資的Privasea 等。
人工智慧+以意圖為中心
intent-centric,翻譯過來就是「以意圖為中心」,意圖直指「你想做什麼」,它專注於結果,而非過程。 intent-centric 旨在透過協議和基礎設施的優化,讓繁瑣的鏈上操作「一步到位」。更準確地說,把以往複雜的操作過程隱化,使用者就能夠無感、直接地實現目的了,體現了鏈抽象的內涵。
目前常見的使用AI 的意圖場景有跨鏈、空投、治理、大額交易以及批量操作等,我們原先撰文探討過的Telegram Bot 也可歸屬該類別。
例如Delysium(AGI)致力於運用AI 面向Web3 打造以使用者意圖為中心的AI Agent Network,在韓國等市場獲得了較高關注度。
如圖所示,近期因市場炒作和價值發現,該項目代幣漲勢驚人。
圖4 來源:Gate.io
Delysium 推出了名為Lucy 的AI Agent。作為AI 驅動的Web3 作業系統,Lucy 能夠在理解自然語言所包含的意圖和目標的基礎上,智慧規劃出能夠解決使用者需求的工作流程並自動執行,簡化了目前Web3 應用和協定的複雜操作流程。
人工智慧+遊戲
AI+Game 同樣有著極高的想像空間。 AI 技術不僅加速了遊戲製作流程,也貫穿遊戲製作的各個環節,從挖掘使用者習慣到客製化個人化互動場景,都展現出巨大潛力。如今,各大遊戲廠商正積極擁抱AI,重建遊戲產業鏈生態。
在遊戲製作方面,AI 為美術、策劃和營運提供了強大助力。無論是創意靈感、關卡生成,或是文案編寫和營運分析,AI 都在為遊戲內容的生產提供加速度。而在遊戲體驗上,AI 帶來的自然語言生成、圖像生成等能力,讓遊戲玩法更加創新多樣,NPC 的互動更加智慧生動。
例如,《王者榮耀》的絕悟AI 已經大規模應用於關卡評估和測試中;在《Mount & Blade II: Bannerlord》中,ChatGPT 使得NPC 能夠動態回復玩家,增強了遊戲的互動性;而在《永劫無間》中,玩家甚至可以利用AI 繪畫生成時裝模型,並投票選出最受歡迎的作品,展現了AI 在遊戲創新中的巨大潛力。
圖5 來源:sleeplessAI
除了傳統Web2 遊戲擁抱AI 外,Web3 遊戲也不遑多讓。例如Ultiverse 透過強大的AI 引擎向用戶提供了AI 深度特徵分析和客製化的社交、遊戲、元宇宙等多重體驗,還有sleeplessAI 主打AI 的虛擬伴侶遊戲。
人工智慧+分析
除了在遊戲、社交、交易等方面的應用層案例外,AI 還能用於數據分析、資訊監控與追蹤、競標押注等領域,以Kaito 和Dune 等代表性項目已經嶄露頭角,為行業樹立了標桿。
我們在部落格文章中也常引用Dune 的資料圖示,這裡自不必贅述。
小結
在過去一年裡,Web3 與AI 的交融,不僅引領了科技的新潮流,更在業界催生了一種新的共識:區塊鏈改變了生產關係,AI 改變了生產力。這種理念如今已深入人心,成為產業發展的強大驅動力。
隨著遊戲廠商、DeFi 協議以及其他Web3 基礎設施項目紛紛增加AI 的投入,AI 與Web3 的結合正成為產業創新的重要方向。事實上,那些與AI 概念緊密相連的項目,往往能迅速獲得市場的青睞,我們前文已經注意到了這種驚人的成長。
然而,在表面的繁榮與炒作之下,我們也無法忽視AI+Web3 產業的現實障礙。尤其是從業者,需要深入探討其切實可行的應用場景,評估其創造價值和建構產業敘事的能力。從長遠來看,AI+Web3 產業的生態格局將如何形成,哪些領域將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是否會面臨倫理與道德困境,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解答。
因此,面對AI+Web3 的浪潮,我們既要看到其帶來的機遇,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性看待其挑戰與不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能掌握AI+Web3 產業的發展脈絡,推動其健康、永續的發展,並攫取趨勢帶來的獲利機會。
作者:Carl Y.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
**本文內容為原創,版權為Gate.io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