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Sonic崛起:高性能Layer 1创新收益机制解析
Sonic: 高性能Layer 1的崛起与创新收益机制
Sonic作为Layer 1赛道的新星项目,自推出以来短短4个月内总锁仓价值(TVL)已接近10亿美元。这个基于EVM的高性能公链不仅完全兼容以太坊生态,还创新性地推出了突破性的费用分成机制,为开发者和用户带来双赢。
目前,Sonic正在进行总额2亿枚代币的空投计划,同时还提供高达150%年化收益的稳定币策略,为用户创造了难得的"高收益+空投"机会。本文将深入解析Sonic的技术优势,以及如何通过简单操作参与高收益稳定币策略。
1. 项目背景
Sonic的前身可追溯至2018年Michael Kong创立的Fantom项目,其初衷是为了解决以太坊的扩展性问题。经过一系列发展,在Andre Cronje的协助下,项目最终升级为现在的高性能Layer 1公链Sonic。
2. 技术亮点
Sonic采用了定制化的技术栈,包括专用虚拟机、数据库和共识机制,同时保持了与EVM的完全兼容性。作为性能最佳的EVM兼容链之一,Sonic支持每秒超过10,000笔交易,确认时间不到1秒,非常适合DeFi和Web3游戏等高频交易场景。
Sonic引入的Fee Monetization (FeeM)机制是一项重大创新。它允许开发者获得其应用产生的90%网络费用,有效解决了传统"应用链"面临的高成本和复杂互操作问题。
此外,Sonic支持原生账户抽象(AA),大幅提升了用户交互体验。通过费用补贴机制,Sonic或协议可以代替用户支付交易费用,降低了新用户的进入门槛。动态费用机制则使应用能够根据不同场景灵活调整用户费用。
3. 空投活动
Sonic推出了一项为期超过1年的积分计划,涉及2亿枚代币空投,旨在激励用户参与和开发者贡献,促进生态系统的增长。
用户可以通过持有或使用特定资产(如scUSD、USDC.e、scETH)来赚取被动积分。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链上交互(如交易、质押或提供流动性)获得活动积分。每个季度结束后,这些积分可以兑换为代币。
开发者则可以通过Sonic Gems计划竞争空投份额,获得的GEMS可以兑换为代币并分发给相应dapp的用户。
用户通过积分获得的代币中,25%立即解锁,剩余75%以NFT形式在270天内线性释放。空投预计将在6月进行,届时持有75%代币的NFT可能会以低价抛售,这可能为投资者创造抄底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参与流动性挖矿时,池子中的两种代币都需要是白名单资产(如S-USDC),否则无法计入积分。此外,WETH、USDT等资产只能赚取活动积分,不计入被动积分。
4. 高收益稳定币策略
4.1 提供流动性
用户可以在某DEX上为bUSDC.e-20/wstkscUSD或aSonUSDC/wstkscUSD这两个池子提供流动性。这不仅能获得高额APR收益(分别为16.7%和22.27%),还能获得12倍Sonic积分、1.5倍Rings积分以及相关空投机会。
操作步骤如下:
注意:wstkscUSD可以立即转换为stkscUSD,但stkscUSD转为scUSD需要5天,scUSD转为USDC也需要5天。小额资金可以在二级市场直接将wstkscUSD换成USDC,大额资金退出需要10天。
另一个池子aSonUSDC的获取方式是将USDC存入某借贷平台,其他步骤相同。
4.2 参与投票获取奖励
原理:某协议上的wstkscUSD能获得Sonic上的协议收益,而veUSD(锁定的scUSDC)可以获得主网上的收益分配权。项目方会通过奖励veUSD持有人,鼓励他们为特定协议投票,从而增加协议收益。
具体操作:
目前需要每周投票一次,由于参与人数较少,APY可达150%。如果觉得手动投票麻烦,可以使用自动投票工具。
流动性策略和投票策略只能二选一。流动性策略可随时退出,而投票策略需要锁定一定时间(从几周到一年不等)。目前参与投票策略的人较少,资金效率更高。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
总的来说,Sonic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代币上,更重要的是其生态系统的发展和用户基础的增长。随着更多创新应用和用户的加入,Sonic有望在Layer 1赛道上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