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中国区块链监管沙盒探索:从赣州产业园到香港加密交易监管
探索区块链监管创新:中国各地"监管沙盒"实践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监管创新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监管沙盒"作为一种新型监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提出,旨在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监管环境,以测试创新产品和服务。同时,监管机构也可以在此过程中探索适合新兴金融业态的监管方式。
近年来,中国多地也开始了"监管沙盒"的探索实践。其中,江西赣州和香港的做法较为典型,代表了政府主导型"监管沙盒"的两种模式。
赣州于2017年7月启动了区块链金融产业沙盒园,这是内地首个由政府主导的区块链"监管沙盒"。该园区通过政策扶持吸引区块链企业入驻,并建立了2.5万平方米的实体园区。目前已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区块链备案标准等。虽然园区已运营一年多,但其在推动监管创新方面的成效还有待观察。
香港则于2018年11月宣布将加密货币交易所纳入"监管沙盒"。香港证监会计划通过为期至少12个月的分阶段沙盒测试,探索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运作情况,并据此决定是否将其纳入正式监管。这种做法更接近国际通行的"监管沙盒"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赣州和香港的做法存在一定差异。香港的沙盒由最高监管机构推行,政策实验目的性强,成功后易于推广。而赣州的沙盒更像是地方政府主导的产业园区,属于地方差异化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推广全国的可能性较小。
除了这两个典型案例,深圳、青岛和杭州等地也有类似"监管沙盒"的尝试。然而,这些项目多由行业协会或研究机构主导,缺乏政府监管部门的直接参与,严格意义上并不符合"监管沙盒"的定义。它们更像是打着"监管沙盒"旗号的区块链产业园区。
真正的"监管沙盒"应该是连接金融科技创新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的桥梁,共同探索适合新兴金融业态的监管方式。目前,国内多数城市的做法还停留在产业孵化层面,对推动监管机制创新的实际效果有限。
未来,中国在推进"监管沙盒"实践时,需要更多地关注监管创新本身,而非简单地将其等同于产业扶持政策。只有真正实现金融创新与监管创新的良性互动,才能为区块链等新兴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