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项目升级与交易所上线:坚持初心还是妥协于市场压力?
项目品牌升级与交易所上线的思考
近期,我们的项目正在进行品牌和主网升级,同时也在进行换币工作。这个过程中,我们与多家交易平台进行了接触。作为一个从2017年就开始建设的项目,我们对这些标准流程都相当熟悉。除了必要的合规程序和代码审计外,主要考虑的是市场预算、如何吸引新用户、增加流量,以及如何让现有用户受益等方面。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项目方需要流动性和新的交易渠道,而交易平台则需要用户和交易量。
然而,在与交易平台初步沟通后,我们遇到了一些有趣的情况。平台的研究部门提出了几个可能导致我们无法上线或需要增加预算的问题。以下是其中几个值得讨论的点:
首先,他们认为我们的数据和热度不够,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和链上数据方面。他们还拿同行业的其他项目作比较。这让我感到疑惑,作为专业的研究团队,难道他们无法辨别数据的真实性吗?例如,一个拥有数十万粉丝的社交媒体账号,每条消息却只有几千浏览量和寥寥无几的评论,这显然不合常理。同样,链上数据也存在明显的异常,比如单个交易哈希包含大量交易记录,这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太可能的。特别是在AI数据标注这样的专业领域,大规模、高质量的数据处理是有一定门槛的。
其次,他们强调了投资机构背书的重要性。然而,作为一个成立已有6年多的项目,我们一直依靠自身资金发展,从未接受过外部投资。我们认为这种纯社区驱动、无机构控制的模式是值得肯定的。但在研究部门看来,这反而成了缺乏正统背书、不够正规的表现。
第三,关于代币流通量和估值的问题。我们的代币已经全部解锁,市值等于完全稀释估值,其中近70%的代币锁定在验证节点中。研究部门认为这可能带来巨大的抛售压力。但实际上,考虑到我们是纯社区运营,大部分代币都在验证节点中,且我们的市值相对较低,这种担忧似乎有些多余。
这些经历让我感慨良多。我理解研究人员每天要分析大量项目,有自己的观点和评估标准。但是,最基本的真伪辨别能力是不应该缺失的。
令人遗憾的是,现在似乎有一些不良做法成为了项目上线的"标准操作",比如数据造假、项目换壳、空投给特定群体等。这些做法可能在短期内带来一些表面效果,但长远来看,只会损害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在这个行业深耕多年的团队,我们了解这些技巧,但我们选择不去使用。因为最终,这些做法只会让某些中间人获利,而真正付出代价的是新进入的普通用户,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
回想起2017、2018年参与ICO时认识的伙伴们,那时候虽然资源有限,但大家讨论的都是如何提高效率、增强安全性、推广市场等实质性问题。社区虽小但充满活力,大家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相比之下,现在的环境似乎变得更加功利,各种回扣和介绍费盛行。
我们经历过市场的起起落落,深知保持初心的重要性。尽管面临各种挑战,我们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期待能为这个行业带来更多正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