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场推动以太坊质押新增长 ETH质押协议规模创新高

robot
摘要生成中

以太坊质押:机构参与推动新增长点

随着比特币储备策略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将目光转向以太坊。与单纯追求资产增值不同,以太坊为机构提供了一种新的参与方式。通过质押,这些机构不仅能获得稳定的链上收益,还能作为"矿工"深度参与生态建设,同时推动整个质押行业向更规范和更大规模的方向发展。

比特币价格再创新高,背后的推动力已从散户转向机构。比特币现货ETF的获批为华尔街提供了合规入场渠道,而一些上市公司将比特币列为储备资产后实现了显著的账面增值,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进而吸引更多机构效仿入场。

然而,比特币储备策略已趋于成熟,早期入场者如某些公司已占据了先发优势,后来者难以复制其成功模式。对大多数传统机构而言,持有比特币更像是一种资产多元化配置,而非增长战略。

在这种背景下,以太坊正成为新的增长焦点。与比特币不同,以太坊采用了PoS共识机制,机构可以通过质押ETH参与网络验证并获得奖励,从而对冲因新增ETH带来的稀释风险。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有3580万枚ETH被质押,质押者的年化收益率为2.8%,而非质押者则面临约1.4%的年化销毁率。

以太坊储备方化身"大矿工",质押赛道或将开启新增长点

多家上市公司已开始尝试以太坊战略储备并取得初步成效,其中一些公司甚至从比特币转向了以太坊。对这些机构而言,ETH不仅是账面资产,更是参与生态的生产性资产,也是成为机构"矿工"的途径。

以太坊的销毁机制进一步强化了这一逻辑。当网络活跃时,销毁的ETH数量增加。如果销毁的ETH超过新发行的ETH,网络将进入通缩状态。这不仅增强了ETH的稀缺性,也提升了质押者和验证者的实际收益,包括MEV和手续费收入,从而强化了ETH的资产内在价值。

随着更多机构涌入并参与以太坊质押市场,他们将不再只是资金提供者,更将担任大矿工的角色。目前,以太坊的战略储备布局仍处于早期阶段,对想打造财务话语权的公司而言,这是一个尚未被垄断的公平竞争领域。

随着以太坊市场日益机构化,质押市场也将从加密原生向机构驱动转变,并走向更加合规和规模化的新阶段。除了一些公司通过自由储备资产积极参与质押外,多家ETF发行商也在加速推进布局,向监管机构提交了添加质押功能的申请。

一旦这些ETF机构流动性大量涌入,将进一步扩大以太坊质押赛道的市场规模。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以太坊上的流动性质押赛道的总锁仓价值(TVL)达516.2亿美元,接近历史新高,较4月低点上涨了142.5%。

有业内人士指出,以太坊的币股企业还具有两个特别的融资便利:一是可将质押收益作为现金流支持付息融资,二是可通过质押收益和链上DeFi运作,作为估值模型的另一个维度,可能比纯NAV模型获得更大溢价。一些公司已开始尝试将ETH储备投入借贷、流动性提供和再质押等DeFi基础业务中。这意味着,质押和其他DeFi赛道可能迎来价值重估。

尽管机构态度逐渐转为积极,但也对协议的安全、合规以及流动性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多个机构有明确的质押合作方选择标准,强调合规能力和技术可靠性,同时也注重风险分散。这可能导致中小节点的质押协议进一步边缘化。

目前,以太坊流动性质押市场呈现明显的头部效应。某协议占据主导地位,TVL超过331.8亿美元,市场份额超过60%。其他几家协议形成第二梯队,TVL均在10亿美元级别。此外,还有一些项目覆盖再质押、基础设施和LSTfi等细分赛道。

以太坊储备方化身"大矿工",质押赛道或将开启新增长点

从各路机构加速入场到ETF发行商持续推进,以太坊的市场情绪已被点燃。然而,储备叙事能否持续支撑质押市场的发展,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分享
评论
0/400
幻想矿工vip
· 12小时前
大户也眼馋质押收益了?
回复0
JustHereForAirdropsvip
· 12小时前
稳赚不赔的大项目 冲冲冲
回复0
破产_倒计时vip
· 12小时前
吃跌就完事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