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管局发布GL1白皮书 探索DLT共享账本基础设施

robot
摘要生成中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全球Layer 1 - 金融网络的基础层》白皮书解读

引言

全球第一层(GL1)倡议旨在探索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开发多功能共享账本基础设施,为受监管金融机构提供跨司法管辖区部署互操作数字资产应用的能力。这一共享账本基础设施将释放分散流动性,促进金融机构更高效合作,扩展客户服务范围并降低基础设施成本。

GL1聚焦为金融机构提供共享账本基础设施,用于开发、部署和使用适用于金融行业价值链的应用程序,如发行、分配、交易、结算、托管、资产服务和支付。这可以增强跨境支付以及资本市场工具的跨境分配和结算。

GL1的独特之处在于开发可用于不同用例的共享账本基础设施,支持涉及多种金融资产和应用的可组合交易,同时符合监管要求。这将使金融机构能够构建和部署复合应用程序,利用其他应用程序提供商的能力,如程序化建模和执行外汇兑换和结算的机构级金融协议。

万字解读新加坡金管局《全球Layer 1 - 金融网络的基础层》白皮书

背景与动机

传统金融基础设施存在孤立数据库、不同通信协议以及高昂维护成本等问题。金融机构正转向DLT等技术以现代化市场基础设施,但各自启动的数字资产计划存在互操作性限制,导致市场碎片化和流动性困境。

为实现无缝跨境交易并充分发挥DLT价值,需要围绕开放性和互操作性设计合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提供商还需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不同通证化结构下产品的监管处理。

目前缺乏适合金融机构执行数字资产交易的金融网络和技术基础设施,限制了商业规模部署通证化资产的能力。GL1倡议将探索和考虑各种网络模型,包括公共许可基础设施的概念。

万字解读新加坡金管局《全球Layer 1 - 金融网络的基础层》白皮书

GL1的架构概述

GL1的架构可描述为数字资产平台四层概念模型中的基础层:

  1. 访问层:终端用户访问围绕GL1构建的数字服务的方式。

  2. 服务层:符合标准的受监管金融机构可在GL1平台上构建和部署应用服务。

  3. 资产层:支持现金、证券等资产的本地发行和通证化。

  4. 平台层(GL1):提供基础设施组件,包括区块链基础设施、库和模板、数据标准等。

GL1将为平台层提供基础设施组件,包括区块链基础设施、库和模板、数据标准以及平台范围的服务。

万字解读新加坡金管局《全球Layer 1 - 金融网络的基础层》白皮书

GL1的潜在用途

GL1将支持多种用例,对资产类型无偏见。初步确定的用例包括跨境支付以及资本市场工具在数字资产网络上的跨境分配和结算。

GL1的主要价值主张包括:

  • 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 增强流动性管理
  • 促进创新
  • 改善风险管理
  • 提高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万字解读新加坡金管局《全球Layer 1 - 金融网络的基础层》白皮书

万字解读新加坡金管局《全球Layer 1 - 金融网络的基础层》白皮书

运营模式

GL1平台可用于建立多个金融应用和网络。金融网络可围绕特定用例组织,也可包含不同类型的通证化资产。

作为受监管的金融服务平台,GL1上的某些活动可能仅限指定服务提供商进行。GL1可支持金融市场基础设施(FMI)运营商提供清算和结算功能。

GL1设计的一个关键要求是支持结算最终性。GL1运营公司可能在参与金融机构运营的市场和司法管辖区内运营,可能被视为FMI和/或关键服务提供商。

万字解读新加坡金管局《全球Layer 1 - 金融网络的基础层》白皮书

未来工作

未来工作将包括:

  • 探索建立非营利组织制定运行GL1的原则、政策和标准
  • 考虑建立独立运营公司构建和部署GL1基础设施
  • 进一步评估实现GL1的技术解决方案选项

GL1是一项多年期倡议,旨在建立塑造未来金融网络的基础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这一愿景需要前所未有的跨司法管辖区多边合作,包括私营和公共部门的参与。

万字解读新加坡金管局《全球Layer 1 - 金融网络的基础层》白皮书

万字解读新加坡金管局《全球Layer 1 - 金融网络的基础层》白皮书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大饼霸霸vip
· 10小时前
小布扑腾扑腾啊
回复0
SelfCustodyBrovip
· 10小时前
大新加坡拥抱区块链 还等啥
回复0
MonkeySeeMonkeyDovip
· 10小时前
新加坡走在前面了
回复0
无常哲学家vip
· 10小时前
还真搞这套中心化
回复0
薄饼吃不起vip
· 10小时前
新加坡又走在前面啦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