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探索区块链世界的去中心化价格机制
区块链世界的价格机制探索
在区块链发展历程中,去中心化的价格博弈机制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近年来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蓬勃发展,业内外人士才开始对链上价格机制有了初步的认知和探索。如何在链上生成更符合区块链本质的价格变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区块链交易的演进
比特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区块链项目,开创了"区块链"的概念。大家都知道,第一笔比特币场外交易是一位程序员用10000枚BTC换了两张披萨券,从此比特币有了价格 - 0.003美分。这标志着比特币货币交易属性的萌芽。
随着比特币交易需求的增加,数字货币交易所应运而生。矿工、信仰者、资本家、普通投资者等各方参与者的博弈逐步完善了比特币的一般均衡属性。然而,随着比特币热度的上升和传统金融的涌入,中心化交易所的不透明问题也日益凸显。我们很难确定中心化交易所显示的当前价格是否可信。尤其是在BTC价格剧烈波动时,链上是否真的能在瞬间完成如此大量的资产转账?
中心化交易所与纯链上交互的计算单位是不同的。交易所以毫秒计算,而区块链以"区块"为单位。这种差异导致转账在链上完成,但交易价格由中心化交易所决定,两者是割裂的。我们无法准确评估交易所展示的价格数据,尤其是在缺乏有效监管的加密领域。
区块链的"信任机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信任"和"安全"成为金融领域的重要课题。同年,比特币白皮书发布,提出了一个不基于"信任"的协议构想。比特币最重要的特质是"去中心化",其发行和转账不受任何主体控制。
为了解构"信任主体",比特币的转账需要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确认。这种方式看似效率低下,但却是高度安全的,无需信任任何第三方担保。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比特币已经能够轻松进行过亿美金的价值转移,而且效率随着去中心化程度的提升而提升。
相比之下,传统领域的大额资产转移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查和评估过程,效率相对较低。传统领域的信任建立需要长期积累,而且容易因人性弱点而崩塌。比特币协议作为一个没有中心化风险的信任机制,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新的选择。
区块链的价格机制探索
对于加密资产,价格机制即定价过程。比特币的定价取决于参与博弈的各方玩家。那么,这个定价过程是否能像转账过程一样,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在链上生成?并且随着参与博弈的人越多,其安全性和承载能力是否会越高?
以太坊的可编程金融为加密领域提供了创新机会。随着DeFi市值和锁仓量的持续攀升,价格变量问题变得越发重要。当DeFi承载的资金达到万亿美金甚至更高级别时,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信任的问题。
当前DeFi的价格机制选择
目前大多数DeFi协议都需要使用链上价格,如抵押借贷的平仓价格、交易闪兑的实时价格、金融衍生品的清算价格等。大部分DeFi协议选择使用预言机节点喂价或项目方自行价格输出。
这种价格采集方式通常是接入中心化交易所的API,将价格数据直接上传或多节点上传取中间值。这意味着价格博弈的主要过程仍在中心化交易所完成,与区块链"去中心化"、"信任机器"的本质相悖。
此外,当前的预言机机制在没有达到价格请求标准时是没有价格输出的,缺乏连贯的价格信息流。这种机制不符合区块链的本质,也无法承载更大体量的市场。
新的价格机制探索
比特币和以太坊协议的去中心化是由内部系统设计产生和延展的。但价格变量无法在区块链内部主动生成,需要外部输入。关键在于价格信息是否能广播到全网,让任何人都可以无需许可地参与验证。
某些协议选择了延续比特币的去中心化路线,以非合作博弈的方式完成生产环节,在链上同步生成价格信息。这种机制允许任何人对已开通的ERC20 Token/ETH进行报价和验证,无需许可和第三方担保。
在这种机制下,报价者的身份并不重要,关键是任何人都可以对价格进行验证。验证过程通过套利来激励,在一定区块数内未被套利的价格被视为真实价格并录入系统。这类似于比特币网络中所有节点确认交易的过程。
参与博弈的玩家越多,系统越安全,所能承载的资金体量也越大。这种机制将加密世界的价格博弈从中心化交易所引入到去中心化协议上,是一场共识的持久战。
结语
"去中心化"是一种文明,展现了人类独特的智慧。区块链是一种科学,其本质是提出假说、归纳、证明和证伪。价格博弈机制延续区块链去中心化精神的假说虽然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但方向是正确的。毕竟,在区块链领域,成功的样本还不多。我们需要继续探索和实践,以推动这一革命性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