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走向主流: 产品价值先行 适应基础设施反转 聚焦实际应用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应用的三大误区:突破盲点才能走向主流

最近,一家知名公司的创始人在业内高层云集的场合揭示了其最新战略方向。虽然利用政策优势进军美国市场引人注目,但真正令人惊叹的是他们向日常消费场景的大胆突破。这标志着加密货币正式摆脱了小众标签,开始进军主流商业领域。

这家公司的策略相当大胆:尽管承诺保护隐私,但要说服美国公众通过虹膜扫描获得"真人认证"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然而,他们已经为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悄然铺设了三重保障。

产品价值先行,代币激励其次

该公司早期也曾尝试过传统路线:通过代币激励来吸引用户。这种被誉为"比特币成功模式"的方法后来被众多项目效仿,但实际上因果关系被颠倒了。在早期测试中,他们就遇到了问题——过度激励确实吸引了用户,但也引来了隐私倡导者和部分开发者的批评。

然而,比特币之所以能够发展至今,是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提供了一种革命性的资产逻辑:去中心化、总量固定、不受央行控制。虽然矿工奖励和暴涨神话吸引了早期投机者,后来也吸引了机构和国家,但真正留下来的建设者看重的是它作为全新资产与支付系统的潜力,而非"暴富预期"。

加密世界同样需要遵循经济学基本规律。与任何创业项目类似,首先要开发出实用的产品,然后再考虑用代币解决冷启动或生态激励问题。否则,再复杂的经济模型也只是空中楼阁。

这次,该公司创始人提出了三个现实痛点:社交、游戏和信用领域中的人机识别问题。他详细解释了为什么值得用户扫描虹膜来获取"真人认证"。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迟早都会面临"真人认证"的需求,该公司只是抢先一步而已。

适应"基础设施反转"

早期加密热潮时,许多人都参与其中。当时在设计比特币实验时,普遍认为两三年内就能彻底改变支付和金融系统。十年过去,我们才刚刚起步。

要将加密产品推向大众,就必须与传统用户和商家习惯的体验保持一致。这意味着需要在旧系统和新技术之间搭建桥梁。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做出一些在"加密纯粹主义者"眼中不够理想的妥协。

这个阶段是无法避免的。必须经历"新旧并存"的尴尬期——有人称之为基础设施反转。想象一下:拨号上网占用电话线、第一辆汽车在石子路上颠簸行驶,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过渡阶段。

这种"技术过渡期"使得新系统难以迅速大规模推广,只能在特定领域发挥作用,无法完全颠覆现有系统。人工智能领域也面临类似挑战。

该公司最初也试图跳过这个阶段,直接以代币为主导推进。但现在的新版本完全改变了策略:接受"基础设施反转",回归产品实用性,走得更稳健深入。

不要幻想能创造出一款全球通用的钱包,却不与现有系统兼容。入金、出金必须像PayPal当年做在线支付那样顺畅,否则难以实现主流化。

这就是为什么新版应用一上线就接入了主流支付系统。信任感、熟悉感和实用性一步到位。正因为它愿意"向后兼容",才让传统金融有机会观察和尝试,而不是被直接淘汰。

这种思路也正在悄然推动加密技术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未来,这些技术可能会成为主流,但在此之前,它们需要先在现有体系中找到立足点,优化流程,降低摩擦。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加密机制(包括经济模型)只有在规模化后才能发挥作用。但要达到规模,首先需要吸引用户。如果连基本的入口都没有,再完美的模型也无法发挥作用。

a16z:加密货币应用的误区,被曲解的三大真相

加密技术的成功取决于实际应用

与所有新技术一样,加密技术的成功并非必然。不要轻信狂热支持者的神话。具体来说,"去中心化"这一加密技术的核心理念和颠覆市场的关键贡献,从来都不是板上钉钉的事。

稳定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为了与传统金融系统对接,加密世界创造了这个工具,确实很实用。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心化管理和封闭式网络的影子又重新出现。

我倾向于相信开放架构最终会胜出,但不要忘记,那些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让你通过。

该公司创始人和他的团队做了一个大胆的赌注:赌用户会在意数据的去中心化控制权,也赌企业会在这个系统上构建更好的用户体验。去中心化身份一旦挑战现有格局,将面临巨大挑战——中心化参与者在用户体验和功能上天然具有优势。

因此,如果该公司想要弯道超车,首要任务就是说服用户愿意提供自己的生物识别数据。美国市场已经开始试验,很快就能看出他们能否在"隐私与便利"之间找到平衡点。

当然,采用更温和的方式可能更明智:比如先发放一个大家熟悉的"认证标志",可以在常用应用中解锁额外功能。不必急于要求用户立即进行虹膜扫描。但这样做身份认证的可靠性就会降低,容易被滥用或绕过。

该公司创始人的判断可能是正确的。在与人工智能的持续博弈中,只有高度安全的生物识别才能提供真正可靠的身份验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能采取更温和的方式,避免一开始就将用户推向过于激进的选择。

寻求快速利益的用户当然会踊跃参与,但这种刺激最多持续几天,一旦激励停止,热度就会消退。真正可持续的增长只存在于日常价值实现中,这正是他们真正的机会所在。

如果该公司的应用能通过优秀的支付体验吸引用户,再加上全球畅通的资金进出渠道,那么就可能真正实现突破。

a16z:加密货币应用的误区,被曲解的三大真相

结语

现在看来,他们已经押上了全部筹码。接下来,我们需要关注的只有一件事:

加密世界能否真正进入主流市场?

无论这次实验最终成功与否,我更希望看到更多加密项目愿意将注意力从"代币经济学"和"价格波动"转移到开发真正实用的日常产品上来。

因为这种转变虽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它是整个行业进入主流市场必须迈出的关键一步。

BTC0.3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资深薛定谔的矿工vip
· 20小时前
代币给谁不是给 给我吧
回复0
汤米老师vip
· 20小时前
又在搞什么虹膜扫描哦 悬呐
回复0
崩溃电话热线vip
· 20小时前
虹膜扫描这个过于离谱了吧
回复0
152年笋韭菜vip
· 20小时前
别整虚膜了 讲半天啥也没说
回复0
快照自动机vip
· 20小时前
虹膜扫描就离谱
回复0
PessimisticLayervip
· 20小时前
虹膜采集?隐私在哪呢
回复0
Crypto凤凰vip
· 20小时前
牛市重启的号角已经响起!相信价值回归的力量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