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新加坡收紧Web3监管 亚洲数字资产格局或将重塑
亚洲 Web3 行业或将迎来重大变革
近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公布了针对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的新规定,这一举措可能会对整个亚洲 Web3 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新规定将于 2025 年 6 月 30 日正式实施,且 MAS 明确表示不设过渡期。这意味着一场大规模的"新加坡 Web3 撤离潮"可能已经悄然开始。
MAS 在这份措辞严厉的咨询文件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极其谨慎"的态度。这个曾被全球 Web3 从业者誉为"亚洲加密友好天堂"的国家,正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告别过去——不是渐进式的政策调整,而是近乎"断崖式"的监管收紧。
对于那些仍在观望的项目方和机构而言,现在的问题可能不再是"是否离开",而是"何时离开"以及"去往何处"。
昔日荣光:监管套利的黄金时代
回顾 2021 年的新加坡,当其他国家对加密货币采取严厉措施时,这个小岛国却敞开怀抱欢迎 Web3 创业者。许多知名机构选择在此设立总部,不仅因为 0% 的资本利得税,更因为当时 MAS 展现出的"拥抱创新"姿态。
彼时的新加坡堪称 Web3 行业的"监管套利圣地"。在此注册公司,就能合法合规地向全球(除新加坡外)用户提供数字资产服务,同时享受新加坡金融中心的声誉加持。这种"立足新加坡,服务全球"的商业模式,一度吸引了无数 Web3 从业者。
然而,新加坡的 DTSP 新规意味着其彻底关闭了监管友好的大门。其态度可以简单概括为:将未获牌照的 Web3 从业者全部驱逐出新加坡。
DTSP 的定义及其影响
DTSP 即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根据相关法规,DTSP 包括两类主体:
这个定义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首先,新加坡对"营业场所"的定义非常宽泛,包括"在新加坡由持证人用于开展业务的任何地点(包括可以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的摊位)"。这意味着,只要你在新加坡没有持牌,在任何场所开展任何涉及数字资产的业务都可能面临法律风险,不论你是本地公司还是海外公司,不论你针对的是新加坡本地还是境外客户。
对于居家办公的情况,MAS 的回应也让人忧心忡忡。虽然海外公司雇员在家办公可以被接受,但 MAS 对"雇员"的定义仍然模糊不清。项目创始人是否算雇员?持有股份是否算雇员?这些都将由 MAS 自行判断。
此外,MAS 对数字代币服务的定义范围极广,几乎涵盖了所有相关的代币类型和服务。甚至连发布研究报告都可能被纳入监管范围。这意味着,如果你作为一个意见领袖或机构在新加坡发布分析某个代币投资价值的报告,理论上可能需要 DTSP 许可,否则就可能被判定为违法。
受影响群体
以下群体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个人身份类型(高风险):
机构类型(高风险):
结语:新加坡监管套利时代的终结
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已经浮现:新加坡这次是来真的了,要将所有不合规的从业者全部驱逐出境。几乎任何与数字代币相关的活动都可能被纳入监管范围,只要不合规,无论你是在高档写字楼还是在家里的沙发上工作,无论你是大公司的高管还是自由职业者。
由于"营业场所"和"开展业务"的定义存在大量灰色地带,MAS 很可能会采用"以案说法"的执法策略。
想要临时抱佛脚拥抱合规?恐怕为时已晚。MAS 明确表示将以"极其谨慎"的方式审批 DTSP 牌照,只有在"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才会批准申请。
在新加坡,监管套利时代正式落幕,优胜劣汰的新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