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Mystonks 看懂一类平台的「合规」套路Mystonks 的案例并非孤例,它为我们清晰地揭示了一类平台在灰色地带惯用的「合规」包装手法。放眼市场,大量交易所和金融平台都在复用着类似的剧本,投资者需要对此建立清醒的认知。



这类平台的典型套路可以归纳为:
1.第一步:用 MSB 牌照作为营销的「敲门砖」。利用其「美国官方」的背景和极低的获取成本,快速建立基础的、看似可靠的形象。
2.第二步:用「偷换概念」的方式解读证券备案。将一份有限的、有严格限制条件的备案文件(如私募备案),包装成全面的、可向公众提供服务的经营许可,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深度误导。
3.第三步:利用地域和法律差异进行「精准营销」。它们深知其业务无法在美国本土落地,便专攻对美国法规不熟悉的海外用户,形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
作为投资者,我们应当从这些套路中吸取教训。在判断一个平台是否真正合规时,

请记住两个基本原则:
●真正的合规是昂贵的、有形的。它意味着高昂的牌照申请费、保证金、实体办公室租金和本地法务团队开销。那些轻易获得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合规」,其价值也必然是廉价的。
●真正的合规是透明的、具体的。它敢于清晰地公示其牌照类型、编号、监管范围和限制条款。凡是模糊的、大而化之的「合规」说辞,背后往往都经不起推敲。
在投资决策中,请将「合规」二字从一个营销词汇,还原成一个需要被严格审视的法律事实。守住这条底线,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我们的资产安全。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