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太坊的涨势能持续多久?从基本面和技术面解析近期以太坊价格强势上涨,一度突破2800美元关口。这轮涨势能否持续?本文从基本面和技术面两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以太坊基本面分析### 未来主要升级及影响1. 降低验证门槛,推动轻节点普及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启动验证机制优化,将质押要求从32 ETH逐步降至16 ETH或更低,同时提升年化回报率至6%-8%。这将推动质押率超过40%,锁定超4800万枚ETH,强化通缩趋势。2. 实现主网与L2的跨链流动性融合 计划在2025年底启动跨链流动性整合项目,打破主网与主要Layer 2网络间的交互壁垒。目标是将总锁仓量提升至2000亿美元以上,将跨层交易成本降低90%,实现秒级交易确认。3. 以RISC-V架构重塑以太坊虚拟机计划用开源的RISC-V指令集架构替代现有EVM,预计可带来高达100倍的零知识证明效率提升。目标是将智能合约执行速度提升3-5倍,同时将Gas费用降低50%以上。4. 主网引入zkEVM计划在2025年底至2026年中完成主网部署,目标是实现99%的区块在10秒内完成验证,同时将零知识证明的验证成本降低约80%。### ETH ETF持仓情况分析自2024年7月22日美国SEC批准以太坊现货ETF以来,机构投资者持续加仓。截至目前,美国现货ETF机构共计持有约503.8万枚ETH,其中贝莱德占半数以上,持仓高达246.1万枚。然而,ETH的动态供应模型与比特币"固定总量"的设计不同,这也决定了其"战略储备"属性在逻辑上存在天然矛盾。机构如果只靠买入囤积,无法维持其仓位长期"含金量"。因此,推动生态繁荣,远比静态持仓更重要。唯有DeFi、RWA等赛道真正运转起来,ETH的销毁量才可能持续高于增发,回归通缩逻辑,为机构创造"黄金般"的囤币环境。### 老DeFi生态分析目前以太坊主网上能够产生自然收益的主要协议包括:1. Staking / LST相关协议:如Lido、Rocket Pool等2. 去中心化借贷协议:如Aave、Compound、Morpho Blue等 3. DEX:如Uniswap V3、Curve、Balancer等4. 再质押/MEV协议:如EigenLayer5. 稳定币协议:如MakerDAO、Liquity等6. 再质押LST的收益聚合协议:如Pendle、Ether.fi等7. 真实资产(RWA)协议:如Ondo Finance、Maple Finance等老DeFi在ETH上涨50%的过程中可能实现80%甚至更高的涨幅,但对散户或普通交易者提出了极高要求。相比之下,ETH本身在此轮周期的逻辑更加清晰,胜在确定性高、持仓心理压力小、流动性充裕。## 以太坊技术面分析### 浮盈筹码占比分析截至2025年7月18日,以太坊浮盈筹码占比已升至95%,逼近历史高位区间。这种高度集中浮盈的状态往往出现在局部市场过热阶段,与过往的顶部区域存在显著重叠。然而,单纯依赖价格走势来判断风险并不全面,更应关注市场盈亏结构的动态演化。当前ETH盈利筹码的密度确实处于历史相对高位,但若结合历史筹码分布、交易深度和资金流向来看,尚未出现系统性风险迹象。### 比特币走势对以太坊的影响截至2025年7月17日,比特币的已实现利润总额达到43亿美元,超过2024年2月与11月的阶段性高点。同时,长期持有者自今年3月以来的持续增持行为也开始减弱,并出现向市场逐步释放筹码的现象。尽管市场出现了大额利润兑现,BTC的价格并未发生明显回调,说明当前市场的买盘仍具韧性,短期内具备较强的吸收抛压能力。这种"高位承接力"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ETH市场的系统性压力,为其价格上行提供了信心支撑。比特币市场目前呈现出一种波动收敛中的平稳上移结构。在这种结构下,只要没有外部重大利空,比特币的价格运行具备较强稳定性,这也为以太坊的持续上涨提供了间接支撑。
多重利好加持 以太坊2025年有望突破3000美元
以太坊的涨势能持续多久?从基本面和技术面解析
近期以太坊价格强势上涨,一度突破2800美元关口。这轮涨势能否持续?本文从基本面和技术面两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以太坊基本面分析
未来主要升级及影响
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启动验证机制优化,将质押要求从32 ETH逐步降至16 ETH或更低,同时提升年化回报率至6%-8%。这将推动质押率超过40%,锁定超4800万枚ETH,强化通缩趋势。
计划在2025年底启动跨链流动性整合项目,打破主网与主要Layer 2网络间的交互壁垒。目标是将总锁仓量提升至2000亿美元以上,将跨层交易成本降低90%,实现秒级交易确认。
计划用开源的RISC-V指令集架构替代现有EVM,预计可带来高达100倍的零知识证明效率提升。目标是将智能合约执行速度提升3-5倍,同时将Gas费用降低50%以上。
计划在2025年底至2026年中完成主网部署,目标是实现99%的区块在10秒内完成验证,同时将零知识证明的验证成本降低约80%。
ETH ETF持仓情况分析
自2024年7月22日美国SEC批准以太坊现货ETF以来,机构投资者持续加仓。截至目前,美国现货ETF机构共计持有约503.8万枚ETH,其中贝莱德占半数以上,持仓高达246.1万枚。
然而,ETH的动态供应模型与比特币"固定总量"的设计不同,这也决定了其"战略储备"属性在逻辑上存在天然矛盾。机构如果只靠买入囤积,无法维持其仓位长期"含金量"。
因此,推动生态繁荣,远比静态持仓更重要。唯有DeFi、RWA等赛道真正运转起来,ETH的销毁量才可能持续高于增发,回归通缩逻辑,为机构创造"黄金般"的囤币环境。
老DeFi生态分析
目前以太坊主网上能够产生自然收益的主要协议包括:
老DeFi在ETH上涨50%的过程中可能实现80%甚至更高的涨幅,但对散户或普通交易者提出了极高要求。相比之下,ETH本身在此轮周期的逻辑更加清晰,胜在确定性高、持仓心理压力小、流动性充裕。
以太坊技术面分析
浮盈筹码占比分析
截至2025年7月18日,以太坊浮盈筹码占比已升至95%,逼近历史高位区间。这种高度集中浮盈的状态往往出现在局部市场过热阶段,与过往的顶部区域存在显著重叠。
然而,单纯依赖价格走势来判断风险并不全面,更应关注市场盈亏结构的动态演化。当前ETH盈利筹码的密度确实处于历史相对高位,但若结合历史筹码分布、交易深度和资金流向来看,尚未出现系统性风险迹象。
比特币走势对以太坊的影响
截至2025年7月17日,比特币的已实现利润总额达到43亿美元,超过2024年2月与11月的阶段性高点。同时,长期持有者自今年3月以来的持续增持行为也开始减弱,并出现向市场逐步释放筹码的现象。
尽管市场出现了大额利润兑现,BTC的价格并未发生明显回调,说明当前市场的买盘仍具韧性,短期内具备较强的吸收抛压能力。这种"高位承接力"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ETH市场的系统性压力,为其价格上行提供了信心支撑。
比特币市场目前呈现出一种波动收敛中的平稳上移结构。在这种结构下,只要没有外部重大利空,比特币的价格运行具备较强稳定性,这也为以太坊的持续上涨提供了间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