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续合约标记价格风险:解析Jelly-My-Jelly攻击事件

robot
摘要生成中

标记价格的双刃剑:从Jelly-My-Jelly事件看永续合约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2025年3月,一场针对Hyperliquid平台的攻击事件揭示了永续合约市场中标记价格机制的潜在风险。这次攻击并非传统的代码漏洞利用,而是对系统规则的"合规性攻击",将平台的核心安全机制——标记价格——变成了一件武器。

永续合约的核心悖论:虚假安全感带来的清算机制倾斜

标记价格:一场误以为安全的共识游戏

标记价格通常采用三值中位机制,围绕指数价格构建。然而,这种设计的安全性建立在数据源充足、分布合理的假设之上。在山寨币市场,由于流动性匮乏,攻击者可能通过控制少数低流动性平台的价格来操纵指数价格,从而影响标记价格。

清算引擎:平台的盾,也是刃

清算引擎以标记价格为触发标准,而非平台自身的最新成交价。这意味着即使市场价格尚未触及清算线,只要标记价格达到,清算就会立即触发。强制平仓机制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风险,平台往往采用保守的清算参数,导致交易者可能在仍有保证金的情况下被提前清算。

预言机困境:当现货流动性枯竭成为武器

预言机:连接链上与链下的脆弱桥梁

预言机虽然是诚实的数据传递者,但并不判断价格是否合理。这一特性为两类攻击提供了可能:预言机攻击和市场操纵。后者正是Mango Markets和Jelly-My-Jelly事件的实质。

攻击的支点:流动性缺陷成为武器

攻击者利用目标资产在现货市场上的流动性劣势,通过小额订单引起价格剧烈波动。2022年10月的Mango Markets攻击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攻击者通过400万美元的投入,将MNGO价格在短时间内拉升超过2300%。

Hyperliquid的结构性风险剖析

HLP金库:民主化的做市商与清算对手盘

Hyperliquid的HLP金库既是做市商,又是清算对手方。这种设计虽然提高了资本效率,但也为攻击者提供了可预测的接盘实体。

清算机制的结构性缺陷

Jelly-My-Jelly事件暴露了Hyperliquid在极端市场条件下的致命漏洞。清算储备池与其他资金池之间缺乏严格隔离,导致本应由市场整体承担的损失集中爆发于HLP金库之中。

Jelly-My-Jelly攻击的完整复盘

  1. 布局:攻击者构建了价值约400万美元的空头头寸。
  2. 突袭:在多个交易所同步拉升JELLY现货价格。
  3. 引爆:污染预言机数据,触发大规模清算。
  4. 余波:Hyperliquid紧急下架JELLY永续合约,并对受影响用户进行补偿。

结语:永续合约的"标记幻象"与防御命题

Jelly-My-Jelly事件揭示了标记价格生成机制的数学结构性缺陷。未来,DeFi平台需要在算法与博弈之间建立真正的"抗操纵性",不仅追求更高的资本效率,更要具备识别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Lonely_Validatorvip
· 19小时前
傻眼了 原来链上那么多漏洞
回复0
清醒的梦游者vip
· 19小时前
又是清算祭天 老熟悉了
回复0
空投爷爷vip
· 19小时前
又有人被薄鱼干了
回复0
倒霉蛋验证者vip
· 19小时前
又一个合约被hack了,还能睡得着吗
回复0
NullWhisperervip
· 19小时前
从技术角度来看,另一个预言机漏洞即将发生,真是无奈。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